《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及反思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及反思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1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后一单元,是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础知识后,对新知识的再次学习,也是对前面知识的升华与运用。这课题的知识与日常生活与生产联系非常紧密,如果学生被动接受不难,我们教学时应积极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方法来主动学习为好。

二、学情分析:

1、本课题学习之前,学生已有了一定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有自学这一块知识的基础。。

2、本课题在教学设计时应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要求下让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意图。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的向学生渗透科学探究的步骤与方法,让学生自己提出假设→ 设计实验 →进行验证→实验分析与问题讨论 →新知归纳→ 习题反馈 →及时小结。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概述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

2.通过对多种燃烧现象的分析与综合,认识燃烧的条件,锻炼分析综合能力和推理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不断地进行思辨,以此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注重学用结合的思想,学以致用,进行消防教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人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才能很好的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含义;

2.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防火安全意识。

四、教学重点

通过对多种燃烧现象的分析与综合,认识燃烧的条件

五、教学难点

应用燃烧的条件解释灭火的方法

六、教学准备

实验材料:烧杯、蜡烛、铝片、火柴、白磷、红磷、盐酸、饱和的碳酸钠溶液、

铁架台、坩埚钳、镊子等

七、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第二课时: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

八、教学过程:

【导入】教师演示:点燃一张纸

【提问】:这张纸怎么了?这种现象叫什么?

【学生回答】:这张纸着了。这种现象叫燃烧。

【提问】:除了纸可以燃烧之外还有什么东西可以燃烧?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那时因为这些物质都是可以燃烧得。

【提问】:那是不是所有可燃物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燃烧呢?

【演示实验7-1】

【提问】:为什么在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红磷不燃烧,开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

【学生回答】:……

【演示实验7-5】

【提问】:为什么这时水中的白磷能燃烧?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通过刚才的讨论和实验,我们知道燃烧的三个条件是:氧气、可燃物和一定的温度(就是物质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实验探讨】:让一根火柴燃着有那些方法?

【学生回答】:……

【演示实验】:加热铜片,火柴燃着。

【学生看录象】

【教师小结】:燃烧有对人有利的一面,例如做饭、取暖,在工业上高温加热、炼钢等,都需要燃烧产生的热能。燃烧是否总是对我们的生活会有利呢?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燃烧确实是对我们的生活会有利,但它对人也显现出有害的一面,比如火灾会烧毁财物,危及人的生命,造成巨大的损失。我们掌握了燃烧的规律,在需要燃烧的时候,就要努力创造燃烧所需要的三个条件,再不需要火,那我们怎么办?

【过度】: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灭火的知识

【考一考】:用什么方法灭火?为什么能灭火?

【演示实验7-8】:

【教师小结】:使火与空气隔绝;降低温度,使温度低于着火点;清除掉可燃物。总之就要设法破坏燃烧所需要的条件。

【本堂小结】: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课堂反馈】:习题见投影。

九、板书设计:

第七单元: 燃烧及其利用

课题一: 燃烧和灭火

一、物质燃烧的条件

(三个条件同时具备)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它物品隔离;

2隔离氧气或空气;

3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原理:破坏燃烧条件,使燃烧反应停止

十:教学反思:

1、采用这种实验探究活动、问题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学生一定得积极表现,主动参与,效果一定会很好。

2、通过组织学生自学活动、实验探究,讨论等方法使学生理解、接受有关燃烧与灭火等新知识,然后及进用习题加以巩固提高。

3、运用提出假设→ 设计实验 →进行验证→ 实验分析与问题讨论 →新知归纳→ 习题反馈 →及时小结的教学过程,学生反映积极,效果也很好。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2

一、教学内容分析

1、课标中的内容《燃烧与灭火》隶属课标中的第五部分《化学与社会发展》中的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2、教材中的内容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

本课题共包含三大内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简介。本课题共需两课时,此设计为第一课时。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化学知识积累,对燃烧的现象也有一定的了解,对学习特别是实验探究有较浓厚的兴趣。本课的重点是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学生可以通过探究、分析总结得出。

三、教学设计思想

1、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从生产、生活实际中发现和提出问题,通过实验探究得到结论。

2、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完成燃烧条件的探究、灭火的方法等实验。以培

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使学生在实验中发展学习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②了解易燃物和易燃

物的安全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燃烧可造福人类,又会给人类带来灾害的事实,学会用辨证的观点看问题;②通过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懂得一切事物均有规律,认识规律,掌握规律,可以使事物按照一定的方向进展,避开灾害,造福人类;③通过安全知识的学习,增强安全意识。

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2、教学难点:

(1)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的应用(2)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六、教学过程

七、学习评价设计

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采用笔试测验的方式进行。《燃烧与灭火》10分钟测试题

1.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铁丝,铁丝不能燃烧。如将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热后的铁丝,立即插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却能燃烧,其可能的原因是。

2.木材起火可以用水扑灭,油起火却不能用水扑灭。为什么?。3.发生下列情况时,你会采用什么方法灭火?

①家用电器线路短路而发生火灾。②炒菜锅中食油起火。

③在实验室不慎碰翻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起火。4.谈谈你将如何为你居住地区的防火、防爆做些有益的工作。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3

一、设计理念

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的出发点应该建立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本节课在教与学的方式上,尝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学生的思考,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解决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的问题,在最近发展区与现有发展水平的转化过程中,不断创造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基于微课,通过“我预习 我知道”、“我质疑 我勇敢”、“我释疑我进步”、“我探究 我明了”、“我查阅 我提升”五个环节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从而实现“学生为主体”的“翻转课堂”。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早已接触到了燃烧,脑海里已经对燃烧的定义有了模糊的印象,通过微课的学习,学生不难完成对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归纳与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会对燃烧和灭火的相关知识产生更深入的思考,对于学生在微课学习中产生的疑问,需要在课堂上通过实验探究进行解疑,而在前面的课程中已涉及了大量的探究实验,这为本节课的实验探究打下了基础。

三、学习内容分析

鉴于本课题内容与学生生活关系密切且难度不大的特点,本节课以翻转课堂的模式,利用微课突破本节课的知识重点。

微课中设计的问题情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微课学习过程中都能得到启发,从而生成新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对本课题基础知识的完善和提升。本节课设计选择其中学生可能有疑惑的问题,在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通过演示实验,自主实验等形式来解决学生的疑惑。

四、教学目标

1. 通过微课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提高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2. 在微课学习中对燃烧和灭火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并学会通过实验、探究等活动释疑解惑,培养科学品质。

五、重难点分析:

重点:1.通过微课的学习掌握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在微课学习中生成新的问题,并通过实验、探究等活动,学会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难点:1.在微课学习中学会思考,使思维得到提升,学会提出新的问题,并通过实验、探究等活动进行释疑解惑,培养科学品质。

六、课前准备

1.微课(时长:7分31秒)

2.学生完成导学案

3.根据学生学案进行二次备课

七、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我预习,我知道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总结微课中的知识重点:

1.燃烧的条件;

2.灭火的原理。回答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并板书。检测学生微课学习的效果,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的能力。【提问】1.什么是可燃物?

2.什么是着火点?

3.燃烧的定义。

通过回忆微课内容和翻阅课本回答问题。对课本中的基本概念进行补充和强调。第二环节:我质疑,我勇敢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过渡:燃烧和灭火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广泛,比如你今天的午饭就需要燃烧放出的热量。我们利用燃烧发出的光合热。有燃烧就有灭火,比如熄灭酒精灯,比如熄灭燃气灶等。燃烧和灭火离我们这么近,同学们对它有一定认识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困惑。今天就请同学们大胆听闻,说说关于燃烧和灭火,你一直想知道但是又不知道的问题。

思考

提问培养学生敢于提问,大胆质疑的科学精神。第三环节:我释疑,我进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多媒体:课前同学们观看微视频之后在导学案中提出的问题。

(一)着火点方面:

1、钻木取火的原理?

2、为什么有些物体在不遇明火的情况下可以燃烧?

3、为什么在加油站不能打电话?

得出小结:物质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即使我们使用其他物质燃烧来点燃也是利用其他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从对着火点方面问题的解答,给我们的启示是:冬季使用取暖设备时,不能在上面覆盖衣物,也不可使取暖电器靠近易燃物

(二)助燃物方面:

1、水不是能灭火吗,为什么白磷在水下还能燃烧呢?

2、水中本来就有氧气,为什么一开始白磷在水中不能燃烧,通入空气后白磷燃烧?小结: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当氧气的浓度过低时,即使有氧气,燃烧也不能发生。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21%,一般情况下,当氧气的浓度下降至14%-15% 以下,燃烧就停止了。

(三)灭火方面

为什么有的火一扇就灭,有的火越扇越旺?

展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多媒体:新西游记的片段

演示:用扇子扇灭蜡烛

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小结:当燃烧火焰比较小时,扇子煽动使空气流动,从而带走了热量,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当火焰比较大时,扇子煽动带走的热量有限,却补充了更多的空气,促进燃烧。

启示:灭火要分情况,科学灭火。

在交流的同时思考问题的答案。

思考。

观看视频、小组讨论

回答问题通过展示学生的练习检测情况,使明确其中部分问题的答案,对其中分歧较大对的问题再思考,激发求知欲。

通过不同场景的对比,学会分情况分析问题,而不是一概而论。问题一:燃烧一定需要氧气,这是真的吗?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所学,提出猜想

演示实验: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并得出

结论。小结:通常所说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广义上,燃烧是指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观察实验现象:镁条在二氧化碳中能继续燃烧,得出问题的答案: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对燃烧的定义进行拓展,培养学生的大胆质疑的精神,引导学生在科学探究中寻求真理。问题二: 油锅着火不能用水来浇灭,这是真的吗?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所学,提出猜想

视频:慢镜头展示油锅着火后浇水的结果。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观看视屏,思考

讨论

回答

对于现实问题的讨论和分析,体现了化学学科应用于生活的学科价值。问题三:蜡烛被吹灭是因为呼出气体中有大量的二氧化碳,这是真的吗?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所学,提出猜想

引导学生从相反的角度思考,如果是因为呼出气体中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使蜡烛熄灭,那么吹大量的氧气是不是就不会熄灭呢?

师生共同完成演示实验

1、点燃蜡烛

2、用充满氧气的气球对准蜡烛火焰

3、解开气球的绳子。

结论:这是假的。吹灭蜡烛和扇灭蜡烛一样,都是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反馈练习

下列场景的做法对吗?

1、煤气泄漏,开灯查看。

2、煤气泄漏,立即开窗通风

3、室内起火,立即开窗通风

4、电器着火后,关闭电源,用棉被等不透气的物体覆盖在上面,及时拨打119思考、讨论

观察实验现象

思考、讨论、回答

培养学生从反面思考问题的方法

通过师生共同实验的环节,增加师生互动,激发学习兴趣,获得成就感。第四环节:我探究,我明了[自主探究]

实验目的:

请同学们点燃两根小木棍,并想办法让其中一根燃烧的更快。

在我倒数5个数时,用桌面上所给的仪器和药品通过不同的办法将纸条熄灭。提供物品:

长纸条两根、

氧气一瓶(部分小组有)、

二氧化碳(部分组有)、

沙子、

水、

空烧杯、

剪刀、抹布小结:1、通过实验,同学们发现,燃烧需要氧气,而且氧气越充足,燃烧越充分。

2、还可以通过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来促进燃烧。

用相机捕捉学生实验的精彩瞬间,展示在多媒体上

小组讨论

设计方案动手实验

分组汇报实验结果

(老师将不同组的现象拍下来,在多媒体上展示)

通过自主设计实验、自主实验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在自主实验中发现新的知识,对燃烧和灭火有了更深更高的认识。第五环节:我查阅,我提升多媒体链接新闻:

一家三口遇火灾 初中生凭消防演练知识救全家

请同学们通过网络,报刊、书籍学习,掌握一些常见的火灾的灭火知识,以及正确的火场自救知识。

将这些知识整理成小论文,手抄报,漫画等形式,下周将会把大家的作品在学校进行科普展览。

课后查阅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改变作业的形式,提高学习的兴趣。

通过自主查阅资料、整理资料,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归纳整理能力。

板书设计:

燃烧和灭火

燃烧: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②了解易燃物和易燃

物的安全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燃烧可造福人类,又会给人类带来灾害的事实,学会用辨证的观点看问题;②通过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懂得一切事物均有规律,认识规律,掌握规律,可以使事物按照一定的方向进展,避开灾害,造福人类;③通过安全知识的学习,增强安全意识。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2、教学难点:

(1)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的应用

(2)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三、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回顾燃烧的“功”和“过”,并由此进一步体会“科学是把双刃剑”,只有掌握其规律,才能趋利避害,也激发起学生探究燃烧本质与燃烧条件的兴趣。

【创设情景】通过PPT课件展示7幅与火有关的图片。

【教师引导】火是人类文明的摇篮。火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生活,使用不当也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损失和灾难。了解火,用好火显得特别重要。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燃烧与灭火》

【观看】

【思考并回答】略

燃烧的定义及特征

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的知识体系对燃烧进行从感性到理性的再认识。

【布置任务】同学们找到了哪些燃烧事例?请与大家交流。

【提问】根据以上事例,同学们能否归纳和描述什么是燃烧?

【提问】燃烧具有什么特征?燃烧究竟需要怎样的条件呢?请根据自己对燃烧的了解,做出一些猜想。

【布置任务】同学们根据以上猜想通过自己10分钟的探究活动寻找物质燃烧的条件。并将结论填写在学案上。

【小结】燃烧的条件

布置任务】请同学们根据燃烧的条件示意图完成课堂练习。

创设情景,让学生根据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实验《水火相容》

【演示实验】白磷在水中的燃烧。

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利用所学的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演示实验】多次点燃一支蜡烛,请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熄灭。

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的知识体系对灭火的原理进行从感性到理性的再认识,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感性认识,总结灭火的一般原理与基本方法。

分析小结练习

【小结】

1.燃烧的条件

2.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学会基本的防火、灭火及火灾现场的自救方法。教导学生珍爱生命,回馈社会,报效祖国。

师生一起庄重承诺:珍爱生命、防止火灾、学会自救、远离伤害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5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后一单元,是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础知识后,对新知识的再次学习,也是对前面知识的升华与运用。这课题的知识与日常生活与生产联系非常紧密,如果学生被动接受不难,我们教学时应积极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方法来主动学习为好。

二、学情分析:

1、本课题学习之前,学生已有了一定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有自学这一块知识的基础。。

2、本课题在教学设计时应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要求下让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意图。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的向学生渗透科学探究的步骤与方法,让学生自己提出假设→ 设计实验 →进行验证→实验分析与问题讨论 →新知归纳→ 习题反馈 →及时小结。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概述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

2.通过对多种燃烧现象的分析与综合,认识燃烧的条件,锻炼分析综合能力和推理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不断地进行思辨,以此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注重学用结合的思想,学以致用,进行消防教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人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才能很好的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含义;

2.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防火安全意识。

四、教学重点

通过对多种燃烧现象的分析与综合,认识燃烧的条件

五、教学难点

应用燃烧的条件解释灭火的方法

六、教学准备

实验材料:烧杯、蜡烛、铝片、火柴、白磷、红磷、盐酸、饱和的碳酸钠溶液、

铁架台、坩埚钳、镊子等

七、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第二课时: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

八、教学过程:

教师演示:点燃一张纸

:这张纸怎么了?这种现象叫什么?

:这张纸着了。这种现象叫燃烧。

:除了纸可以燃烧之外还有什么东西可以燃烧?

……

:那时因为这些物质都是可以燃烧得。

:那是不是所有可燃物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燃烧呢?

:为什么在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红磷不燃烧,开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

……

:为什么这时水中的白磷能燃烧?

……

:通过刚才的讨论和实验,我们知道燃烧的三个条件是:氧气、可燃物和一定的温度(就是物质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让一根火柴燃着有那些方法?

……

:加热铜片,火柴燃着。

:燃烧有对人有利的一面,例如做饭、取暖,在工业上高温加热、炼钢等,都需要燃烧产生的热能。燃烧是否总是对我们的生活会有利呢?

……

:燃烧确实是对我们的生活会有利,但它对人也显现出有害的一面,比如火灾会烧毁财物,危及人的生命,造成巨大的损失。我们掌握了燃烧的规律,在需要燃烧的时候,就要努力创造燃烧所需要的三个条件,再不需要火,那我们怎么办?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灭火的知识

:用什么方法灭火?为什么能灭火?

:使火与空气隔绝;降低温度,使温度低于着火点;清除掉可燃物。总之就要设法破坏燃烧所需要的条件。

: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习题见投影。

九、板书设计:

第七单元: 燃烧及其利用

课题一: 燃烧和灭火

一、物质燃烧的条件

(三个条件同时具备)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它物品隔离;

2隔离氧气或空气;

3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原理:破坏燃烧条件,使燃烧反应停止

十:教学反思:

1、采用这种实验探究活动、问题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学生一定得积极表现,主动参与,效果一定会很好。

2、通过组织学生自学活动、实验探究,讨论等方法使学生理解、接受有关燃烧与灭火等新知识,然后及进用习题加以巩固提高。

3、运用提出假设→ 设计实验 →进行验证→ 实验分析与问题讨论 →新知归纳→ 习题反馈 →及时小结的教学过程,学生反映积极,效果也很好。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本内容由用户 ijianli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enku.7an.com.cn/42293.html

Like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