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设计 篇1
设计意图:
《纲要》在艺术教育领域中,强调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让幼儿感受到大环境中的美,引导幼儿利用大自然中的事物进行制作或开展其他活动。根据《纲要》精神,引导幼儿在生活中主动学习,用儿童的各种语言表示对叶子的喜爱,增加对叶子的了解,培养他们的观察与分析能力,表现他们的创意和审美能力。
活动目标:
1、幼儿能根据树叶的形状进行想象,并通过组合构成各种画面,并能用拓印、压印、拼贴等方法制作叶子画。
2、幼儿能充分发挥想象,大胆尝试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活动准备:
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叶子。
制作材料:
白纸、颜料、铅笔、双面胶等。
活动过程:
1、创设氛围,引起幼儿兴趣。
老师:秋天到了,你发现树上的叶子有什么样的变化吗?(请幼儿说说、唱唱、表演一下树叶飘落的情景)
2、引导幼儿观察树叶,进行合理想象。
请幼儿找一找自己喜欢的树叶并说一说它像什么。(幼儿自己寻找、想象)
例如:“这片银杏叶像什么?”
3、幼儿制作叶子画。(老师观察幼儿选用的树叶与表现的事物是否相符合,指导能力弱的幼儿合理构图,表现事物特征。)
4、展示幼儿作品,幼儿自评。(倾听幼儿介绍,提出恰当意见。)
美术教学设计 篇2
导学目标:
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辶、忄”两个偏旁。(重点)
知道“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难点)
课前独学:
在文中画出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宝宝,并把它们多读几遍。
看拼音,试着读读课文。
导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
前面我们学过一首儿歌《猜一猜》,还记得吗?齐读儿歌《猜一猜》。你们喜欢谜语吗?那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也是一则谜语,你们可要认真学习哟。
二、预习可检测:
1、出示课题,带读课题,
2、打开书,自己小声读读课文,看看还有哪些字不会认,拼一拼试着读一读。这篇课文是一首古诗,你看看共有几句,分为几行?
3、指名读。
三、识字我能行
1、这首诗虽然只有4行,可藏着许多生字,昨天我布置你们预习,把横线上的生字画出来,你们画了吗?画了的请举手,不错。
灯片出示,同位检查。
2、下面请同学们把这些生字大声读几遍,组两个词。
3、交流:这些生字中有没有你已经学会了的字?(顺势学写“人”字)请看大屏幕,仔细观察共有几笔,怎么写,从什么地方起笔?……书空,练习写。
四、合作我主动:
1、学会了人字,其他的生字我们在小组里合作学习好吗?
2、你现在有什么好办法来认识并记住这些字宝宝?
五、展示我精彩:
1、识记方法我知道
在小组交流识字办法的过程中,引导认识“远”“近”“还”三个字中所带的偏旁。
①偏旁归类。如,“远、近、还”都有“辶”。
②换一换。用给熟字换笔画或偏旁的方法来记,如,“天”变成“无”,“入”变成“人”,“听”变成“近”。
③编字谜。如,“春”:“三人日下去春游”,“来”:“米上加横竖出头”。
2、生字新词我熟读
用抽读、开火车读、齐读、男女生对读等多种方式检查生字掌握情况。(重点检查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
六、检测我不怕
摘苹果游戏: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苹果树,学生到大屏幕前点读并组词。
七、朗读我能行
1、课文我能读:这些生字回到课文中去了,你还能认识他们吗?请小声把课文读一遍。
2、范读认真听:这是一首古诗,古诗有古诗的读法,,你们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教师范读并演示。古诗的每一行中间都要有停顿,这一斜线表示在这里要停顿一下,要读得停而不断,读得有韵味。哪第二行该在哪儿停呢?演示,再范读。
3、带读我跟上:教师带读课文两遍。
4、练习我认真:请同学们大声练习读课文。
八、检测我不怕:
1、指名读,分男女生读,小组展示读(一人一行),齐读。
2、练习背诵。
3、这首古诗是一则谜语,谜底是什么,你猜出来了吗?
九、质疑我开心:
1、读了这首古诗,你有什么问题想问?
2、你想提什么问题考考大家?
美术教学设计 篇3
课题:
万花筒
课时:
1课时
课堂类型:
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能描述它的对称方式。
2、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
3、试着按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
教学重难点:
1、能否表现对称的图案。
2、能否用“先设计一个花样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
3、能否表现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
教具学具:
彩色纸,剪刀,绘画笔
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让学生看看万花筒然后讨论:万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的花样是如何对称的。
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其中有一个三角形的花样是真实的。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
2、发展阶段
我们要创作一个:“真实的”三角形花样,可以剪,可以画;再制作其余五个“镜子里的”花样,组成要做的图案。
然后思考用什么方法使图案对称。(将纸叠在一起剪,用印的方法来画……)
色彩也是考虑的一个方面,可以让学生再一次观察万花筒,将其中认为最漂亮的一个色彩组合记住。并且将它表现出来。
3、收拾与整理
学生应该已经习惯将剪下的纸屑放在纸篓中。那么结束时只要再检查一下周围是否有纸屑就可以了
附:三年级上第二课教学参考资料
万花筒:
一种光学装置。由几面镜片组成,能使人从其中窥见由彩色玻璃碎片拼成的对称几何图形;转动装有玻璃碎片的部分即可显示出变幻无穷的图案。由布鲁斯特于1816年前后发明,1817年取得专利权。简单的万花筒包含两片楔形条状反射镜,成60度或45度相连,也可用一片明亮的铝片折成。镜片装在筒内,筒的一端装有可转动的玻璃盒,其中放置彩色玻璃碎片,金属箔或圆珠。有些万花筒不装玻璃片盒,而用反射镜片反映远方的物体。如在窥孔上装一目镜则效果更佳。
在万花稠中归亮的那个六边形图案的外面,还有无数个三角形花样,所以,我们才叫它万花筒。不同的学生看“万花筒”,得到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建议学生试着用多种外形来概括万花筒的形状,表现它的缤纷。试着做一个万花筒。
美术教学设计 篇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明确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习俗的民间美术作品欣赏,形成对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初步欣赏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形式,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从而了解家乡本土的美术,进而热爱乡土美术,并逐步提高传承乡土美术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以及民间美术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难点】
了解中国民间美术中最有代表性的艺术样式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有民间美术特征的实物等。
学具准备:民间美术相关资料收集、剪刀、彩纸等。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设置情境,音乐导入
播放民俗音乐《喜洋洋》,提出问题:过年有哪些传统习俗?中国传统春节有哪些民俗活动(东北、西北、南方)?(小组讨论回答)
它们属于美术里面的哪个门类?(小组抢答)——民间美术。引出课题:《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
环节二:欣赏图片,讲授新知
1、展示图片,哪些作品是民间美术的作品?如何界定民间美术?说说理由。引出民间美术的定义。
2、学生观看民间美术短片,寻找、总结出民间美术的种类。——年画、剪纸、刺绣、风筝、编织、民间玩具等。
3、各小组展示课前收集的民间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小组讨论民间美术的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进行总结:
(1)生活实用:实用简洁,因材施艺;
(2)审美需求:质朴率真,乡土气息;
(3)表达情感:热烈夸张,象征寓意。
4、展示几组民间美术图片,让学生根据作品中运用的动植物或字体形象,分别猜测作品里所蕴含的象征寓意。
(1)福禄寿;
(2)喜上眉梢——喜鹊、梅花;
(3)连年有余——莲子、鲤鱼;
(4)鸳鸯戏水——婚姻幸福美满。
小结:以上所提到的都是民间传统中比较常见的象征寓意,反映出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追求喜庆吉祥。
5、让学生回忆:过年过节有哪些民俗表演活动或热闹场面?在民俗活动的场所里能够见到哪些民间美术作品?(抢答)
展示图片:过年——舞狮舞龙;元宵节——闹花灯;端午节——赛龙舟。学生讨论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教师总结:民俗文化孕育了民间美术,民俗文化为民间美术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素材和养料,而民间美术也丰富了民俗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
环节三:拓展延伸,情感表达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讨:
1、目前,很多民间艺术由于民俗活动的消退而逐渐消失,有人认为传统的民间美术已经逐渐脱离了我们现代生活的需要。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是否有必要保留民间艺术?它们有哪些价值?
2、该如何传承发展民间美术、传统文化?我们可以为此做些什么?
3、展示图片,学生感受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的联系。
环节四:小结作业,动手实践
1、以回顾式的方式让学生回忆民间美术的定义、种类、特点及其寓意等知识。
2、布置课外作业:实践——剪窗花。
五、板书设计
美术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花瓶形状的认识,发挥自己的想象运用卷、粘的形式设计花瓶。
2、感受花图案与线条的美,并能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3、喜欢擦袄做活动,能主动参与活动。
教学准备:
1、剪好的废旧报纸若干
2、彩纸剪刀、固体胶、水彩笔
3、教师预先做好的一个花瓶、各种花
教学过程:
(一)引题
1、春天来到了,大地万物复苏,树木、小草都发芽了,还有好多好多的花儿都开得漂亮极了,老师实在忍不住跟春姑娘要了好多花送给我们小朋友当礼物呢?
2、教师把各种花朵分给幼儿。
3、那么漂亮的花儿,我们得用一个漂亮的花瓶来陪衬。
(二)教师示范操作
1、我先做好了一个花瓶,教师出示已经做好装饰好的花瓶。
2、它是怎么做的?(请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
3、教师讲解方法:先用废旧报纸以卷的形式卷成一个小棒,用固体胶固定,想好你要做的花瓶,用报纸卷好的小棒来粘出花瓶的轮廓,最后用水彩笔装饰,画上线条与图案。
4、花瓶可不止一种形状,还有很多漂亮的形状呢,教师出示各种形状的花瓶。请幼儿参考。
5、你想要怎么做?与旁边幼儿讨论。
(三)幼儿操作
1、教师提要求:
(1)与你的合作伙伴商量好,然后分工合作。
(2)制作好了花瓶要把桌子上的东西收拾干净,并把你们的作品放到前面向大家展示。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适当提醒。
(四)讲评
1、你们的作品都做得很不错哦,你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呢?
2、现在我们拿着自己的花朵到外面去插吧!
美术教学设计 篇6
设计课题:
《设计布置舞台》
学习领域:
设计·应用
教学课时:
2课时
活动设计:
根据人教版七年级实验教材下册《校园艺术节》这一活动内容,结合实际引导学生为学校第二届文化艺术节设计舞台背景,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突破教学重、难点,探索美术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新型教学模式。
课前准备:微机室、体现舞台艺术的影视资料、教学课件。
教学目标:
1.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各种艺术活动的图片、影视资料,体会和了解舞台艺术的特点及意义。
2.指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以组为单位,设计构思如何布置学校艺术节的舞台与会场。
3.通过欣赏和设计活动,启发学生认识和体会特定环境设计的艺术美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
教学重点:
舞台艺术美感的设计和构思。
教学难点:
运用信息技术设计舞台背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放映春节联欢晚会精彩片段,调节学生的心情。(实施手段:运用多媒体电子教室屏幕广播功能)
教师导入:同学们喜欢看春节联欢晚会吗?一台成功的晚会除了演员精彩的表演外,还有哪些地方比较吸引你?
学生回答:喜欢。灯光、道具、音响、服装……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大家说的这些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舞台美术”。(师放映幻灯片,认识舞台美术的概念及包含的内容)。舞台美术是除了表演人以外的各种造型因素的统称,包括化妆、服装、道具、灯光、音响、布景。这些内容为演出的成功奠定了基础,演出的设计者可谓是幕后英雄,大家愿不愿意当这个幕后英雄?
生:愿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舞台美术的设计。(出示课题──设计布置舞台)一台成功的晚会离不开舞台设计,可见舞台美术的重要。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些优秀的舞台美术作品,大家边欣赏,边体会其意义和艺术美感,思考舞台设计与表演内容的关系。(任务一)
2.教师利用屏幕广播,伴着背景音乐,通过课件放映几个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晚会画面。引导学生讨论舞台背景的布置与表演内容的关系。
师:同学们观察得都很认真,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
(教师放映表现结婚场面的舞台背景画面,让学生谈一谈此画面所表现的主题内容和感受)。
生:结婚、热闹、气氛热烈、以暖色为主……
师:我们现在把背景改变成为蓝色为主的图像,同学们现在有什么感受?
生:不像结婚,像逼婚,凄凉、惨淡……
师:因此可以看出舞台背景的布置必须与节目的气氛和谐统一、呼应。
二、讨论舞台设计的方法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那么多优秀的舞台美术作品,大家是否愿意参与设计、布置一台晚会的舞台呢?(任务二)
生:愿意。
师:下周我们学校就要举行第二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了,如果聘请你当导演,你认为舞台的设计应体现什么特点?
生:积极向上、生动活泼,体现学校特色,符合我们学生的年龄特征。
师:同学们总结得都非常好,我们先来看一下其他学校同学设计的作品有什么特点。
生:利用电脑设计的,色彩搭配得很好,但构图太满。
师:同学们可以吸收他们的优点,注意构图忌满、忌散。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这节课就运用微机来为学校第二届艺术节设计一个舞台背景,舞台背景需要根据节目的不同随时变换不同的背景,结合我们前面学习的内容,同学们认为哪个软件最适合完成这个任务?
生: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软件。
师:是的。前面我们学习了文本框、图文框、剪贴画、艺术字、幻灯片背景的设置、自定义动画等等,这些都可以用来设计舞台背景。现在老师把艺术节的节目单从网上传输给同学们,同学们要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和自己的素材库,使用Powerpoint进行艺术节舞台背景的构思和设计,你们可以小组讨论,分工协作,大胆创新,制作出各种艺术效果。
(实施手段:1.教师利用电子教室文件传输功能,将节目单发送给学生,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思路,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2.学生分小组进行舞台背景的设计,学生之间交流互动,可以发送短信息,也可以直接语言交流。
3.教师利用屏幕巡视学生的设计过程,并进行个别辅导,随时进行反馈纠正)
三、总结与整理
师:现在,同学们以组为单位,将作品发送到网络中,选出一个代表讲述设计思路。(任务三)
(实施手段:教师利用视频转播,使学生作品实现共享,各小组学生代表通过操纵鼠标讲解自己的作品)
师:通过刚才各小组长的介绍,现在我们进行小组间互评。
(学生对各小组的作品进行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
最后,教师提出修改意见,完善作品,聘优秀的小组成员为学校艺术节的美工和导演)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利用信息技术设计了舞台背景,大家在活动中既提高了微机的操作水平,巩固了Powerpoint的操作技巧,又掌握了舞台背景的设计方法,提高了同学们的综合设计水平,效果很好。大家可以根据课堂上设计思路做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下一节课我们一起到报告厅去现场演示同学的设计作品。
五、课后拓展
让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对班级进行环境设计、节日海报的设计等。
美术教学设计 篇7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戏曲的艺术特色、品貌及剧种。认识其作为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的发展历程。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故事及视频再现等手段,制作戏曲系列宣传小报。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邻近色的美感,提高对色彩的感知度,学会运用邻近色表现生活的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戏曲的艺术特点,掌握戏曲与美术的关联性。
【难点】
创作特色鲜明的戏曲题材美术作品,体味戏曲与美术的艺术衔接。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戏剧的相关资料、京剧脸谱等。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直观感知,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清代的云南四登古镇戏楼,面对翘角飞檐,建筑结构、造型别致的古戏楼,你能想到怎样的情景?
学生交流回答,揭示课题:《戏曲与美术》。
活动二:赏析作品,打开视野
1、播放《戏曲的历程》纪录片,提出问题:什么是戏曲?说说你知道哪些戏曲艺术形式?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
2、欣赏京剧《贵妃醉酒》视频,你认为主人公想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通过怎样的艺术形式来表现主人公的感情?
作品主要描写杨玉环醉后自赏怀春的心态,凸显杨玉环对皇帝的柔情。以外形动作的变化来表现这个失宠贵妃从内心苦闷、强自作态到不能自制、沉醉失态的心理变化过程。
3、展示各异艺术形式的戏曲艺术,《梁山伯与祝英台》(剪纸)、《三国演义》(年画)、霸王别姬(泥塑)。欣赏不同形式作品,你认为这些艺术作品的共同点是什么?试说戏曲与美术有什么联系?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展现内容均为戏曲桥段。突出了戏曲与美术密不可分的联系,作品运用不同的美术艺术手法塑造了一个个鲜明的戏曲人物形象,可见美术是戏曲艺术的承载手段。
教师追问:根据课前搜集及学习的内容,说说戏曲表演需要哪些“装备”?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脸谱:舞台演出时的化妆造型艺术。戏服:制作精良、凸显人物特征。舞台设计。空间、色彩。
活动三:实践练习,巩固提高
1、说说你家乡有什么戏曲?结合它的艺术价值说说为什么会受到人们广泛的喜爱?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我的家乡是安徽,流行黄梅戏。黄梅戏载歌载舞,唱腔委婉动听,表演朴实优美,生活气息浓厚,受到了人们普遍的欢迎。具有很重要的精神价值,调节、改善、丰富和发展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精神素质。
教师追问:美术家创作的戏曲题材的美术作品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戏曲剪纸的常见颜色是红色,其色彩鲜明,人物神态、动作、服饰通过剪纸形式刻画的淋漓尽致,突出了剪纸艺术的趣味感,同时又是戏曲艺术传承的形式之一。
2、思考与练习
题目:你喜欢什么戏曲?能否在小组中学唱一小段?喜欢戏曲题材的美术作品吗?
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了解、研究家乡戏曲或大家喜爱的戏曲;收集相关的图片和美术作品,拍照片,创作戏曲题材的绘画作品,写戏曲介绍、观后感、评论等;制作宣传小报,举办文化宣传活动。
3、展出学生作品内容,开展宣传评议活动。师生共同分享心得。
五、板书设计
教师编制考试内容广泛,考生往往无从下手,抓不住重点。推荐报名教师编制考试笔试网校高清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进行系统学习。关于教师编制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美术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使学生学习变形、装饰的手法。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感受变形与装饰所产生的美感,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审美认识能力。
教学重点:
鱼的变形手法。
教学难点:
鱼鳞的排列。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教学意图
教师
学生
一、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观察
出示真鱼与装饰鱼的图片。
“这两条鱼一样吗?”
2、出示课题——
动物装饰—鱼
三、讲授新课
1、认识装饰鱼的表现特点
继续欣赏前一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布置讨论
2、鱼的变形手法
①、出示三组图片
启发学生体会鱼的变形手法。
②、展示一组真鱼的图片
布置讨论
3、花纹的装饰
出示鲤鱼的照片
“你吃过鲤鱼吗?”
“鲤鱼身上有什么?”
再出示一组鲤鱼装饰画
引导学生观察
4、展示画家的作品
5、作业步骤:
⑴、先画鱼的外形。
⑵、再用点、线、面装饰鱼身上的花纹。
6、展示优秀学生作品
四、作业要求:
1、用单色以点、线、面画装饰鱼。
2、用线与颜色结合画装饰鱼。
五、学生作业
鼓励学生大胆的画出变形、装饰的鱼。
六、组织学生展示、参观讲评
七、课堂延伸
鱼在我国有“喜庆有余”的象征。
启发学生发现装饰鱼在生活中的应用。
欣赏、观察图片,通过两条鱼的对比,发现装饰鱼。
小组讨论:
“真鱼与装饰鱼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汇报讨论情况:
外形、花纹、色彩
通过欣赏,真鱼与装饰鱼的比较,了解鱼的变形手法:
夸张:
简化:
变形:
讨论:
“怎样用夸张、简化、变形的手法装饰这四条鱼?”
学生演示鱼的变形手法。
体会鱼鳞在装饰画中的变化,感受花纹在丰富的变化中所产生的装饰美感。
欣赏作品,感受变形、装饰所产生的美感。
观察、分析、评论作品。
讲评作品
欣赏美术书第20页的民间工艺品—鱼形耳枕。
欣赏老师准备的民间工艺品,课下寻找装饰鱼在生活中的应用。
引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初步了解动物装饰鱼的表现特点。
使学生掌握鱼的变形手法。
反馈学生的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解决教学难点
加强学生的审美认识能力
拓展思路
相互学习,拓展思路。
了解祖国文化,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生活。
板书设计:
课件演示
动物装饰鱼
美术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画传统写意花卉的技巧特点,学会欣赏中国画作品,并从中领会到画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情感和任务。
2、学习中国画写意菊花的简单画法,进行笔墨基本功训练。
教具:
1、学生用具:中国画颜料、墨汁、毛笔两支{一支为狼毫小笔用于勾勒线条,一支为羊毫用于点、染色(如大白云)}、调色盘、水罐、一张旧报纸代替垫布、八开生宣纸。
2、教师用具:绘画工具一套、放大的菊花范画一张、分步步骤图一张、空白生宣纸1张。
教学重点:
本课重点是提高学生对中国画的认识,练习用毛笔、宣纸作写意花卉画的技巧。
教学难点:
本课难点是用笔用墨和掌握适当的水分表现不同的浓淡墨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我们在四年级时已学过用中国画的写意画法画,荸荠和樱桃、西瓜等,今天,我们学习用中国画的写意画法画菊花。(板书解题:菊花中国画)
三、讲授新课
1、启发谈话
你们知道菊花什么时候开花吗?(指名回答)
(——它是深秋时独自开放)
(——深秋之日天气已经开始变冷,为什么菊花还会开花呢?)
因为菊花不怕冷,不畏严寒,故它能在深秋独放,而正是它的这种特性,能引起人们的心理共鸣,且不同心境的人均可从中寻觅出不同的寓意。我们可以从唐代农民起义军首领黄巢的两首咏菊诗中看看他是如何赞美菊花。其一:“飒飒西风满院裁,香寒蕊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借菊花不在春天开放,嗟叹生不逢时,流露出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抒发要干一番大事的雄心壮志。其二:“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时百花杀。阵阵香气透长安,满城尽戴黄金甲。”则充满革命的豪情,表达了他对起义军的胜利前景的自信。
你们看,一朵小小的菊花竞然使人们产生这么多的遐想,实属不易,今天我们就用菊花这种傲然的精神来学画菊花吧!
2、读画
菊花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到处可看到各种各样的品种,又因近代以来经过园艺家的精心培育,更是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然而最常见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画的黄色小菊花。
(出示范图)
(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菊花,看看它们是由那几个部分构成的?(——菊叶、菊枝、菊花)。再看看菊叶有什么不同?菊花又有什么不同?菊枝呢?(——菊叶有大有小,有淡、有浓、花有全开的花、半开的花,有露出花蕊的和没有露出花蕊的,有朝上的、朝左、朝右开的花,菊枝干劲有力地衬托着叶和花)。而花是由什么形状的花瓣组成的?——由尖头椭圆形组成的。
②再请同学们观察课本21页中菊花和菊叶的步骤图看看是如何一步一步画的(——先勾花瓣、后填色,先侧锋画出菊叶,未全干时勾出叶脉)。
③写意花卉的技巧特点
写意花卉使用生宣作画。讲究用笔筒练流畅状物形神兼备。其作画程度不像工笔画那样。把色、染步骤分得那么清楚,往往根据绘画艺术效果的需要,综合勾、皴、擦、染、点等手法表现对象。而今天所学的“菊花”为小写意画、下面看看老师是如何所画它的!
3、作画步骤
边讲边现场演示(贴出空白生宣纸)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菊花的花和叶,均需枝干支撑,花须掩叶、叶则映枝。画法一般先画花头,后穿枝条。而后添叶,也可先画花头,次画叶,最后穿枝。以自己的习惯为准,没有定法。下面介绍一般画法:
①画花:先用浓墨从花心往外有层次地勾出花辨,等墨干后再上藤黄色。如枝头有含饱未放的花苞。用淡绿色为小底藤黄色点出。[师示范画后板书]
②画枝:用笔可曲可直、要有节奏,不可太光,可中锋,可侧锋,要留下用笔的痕迹。用色一般同叶色。[画后板书]
③画叶:先用毛笔蘸淡墨(可调少量墨绿笔尖再蘸一点浓墨大笔点画,趁墨色未干时用浓墨勾叶脉)[画后板书]
(出示分步步骤图)
师小结:画花和叶运用了两种不同的手法这两种手法就是小写意花鸟画的最基本的枝法特点。
4、带领学生临摹
定位:也叫布局。就是要把这几朵菊花安排在画纸的适当的位置上。可先用铅笔轻轻的画个大概,以便掌握整体。
画花:用狼毫小笔蘸浓墨从花心往外画枝:用笔可曲可直,要有节奏,不可太光,可中锋,可侧锋要留下用笔的痕迹,用色一般同叶色。
画叶:用大白云湿毛尖蘸少许的墨在盘中间调几下(可调少许墨绿),笔尖再蘸一点浓墨,大笔画叶(这样画出的一笔,就有深有浅,墨色比较活)。
(巡回检查一遍,是否符合,及时表扬与纠正)
四、巡回指导
1、突出重点:详细讲解勾线用笔方法与点染要领,指示学生注意笔墨的浓淡、干湿变化。
2、提醒学生注意环境卫生、不要乱甩毛笔,要用专用的抹布或吸水纸来吸墨、揩桌、擦画具等,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五、小结
1、展示画好的作业
2、评价作业优缺点
3、提出今后应注意的地方
六、布置课外学习
欣赏以菊花为题材的美术作品,思考画家是怎样表现菊花的,怎样通过菊花表达作者思想感想的?如有时间也可以写生或者临摹一幅菊花写意图。
美术教学设计 篇10
一、 教学目的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和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全册重难点
(一)重点
1.掌握简单的图案的设计方法,能根据自然形象进行团的设计。
2.能用丰富的表现手段,表现形式来表现自然景象,生活情境及自己的情感体验。
3.学习漫画的创作方法,能画出简单的漫画形象。
4.进行泥塑教学,培养造型能力。
5.进行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欣赏,提高欣赏应用能力。
(二)难点
1·图案的设计(适度的夸张和概括),图案具有美感。
2.绘画及工艺作品具有较强的可看性及艺术感染力。
3.造型能力、动手能力,
三、教学情况分析
在这几年的教学中,发现该年段学生的自力更生能力有所提高,在新教材的学习中思维比较灵活,选择作品材料方面有更大的主动性,本学期提前通识教材就可以推动本册教材材料准备的问题;学生喜欢合作,但有懒惰的习性,自己就看着不做,喜欢依赖他人,在教学中评价教学方面需要强调;作业收集整理要逐步给学生养成习惯,为学期末作品成册装订作好准备。
四、措施
1.多给学生欣赏优秀美术作品,开阔视野,在平时教学中针对不同性质的学生进行的“玩”中各种想象画训练,各种不同美术知识技能渗透,以提高学生作品的表现力,对自己美术能力充满信心。
2.学习时,要求学生在绘画创作时直接作画,不再使用黄色构图,以提高绘画进度,培养学生大胆作画的能力和敢画、敢做的决心。
3.结合不同班级情况与学生各自不同表现,多让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美术带给他们的感觉,经过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4、水墨游戏
教学目标:
1、尝试使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2、认识墨的焦、浓、重、淡、清。
3、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艺术。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掌握工具材料的使用。
2、焦、浓、重、淡、清的画法。
3、工具的使用。
4、用笔、用墨的训练。
教具学具:
毛笔、生宣纸、砚台、画毡、墨、装水的瓶子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导入:教师出示一幅中国画,并结合课本插图《小鸡图》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2、让学生直观认识什么是中国画并出示课题——“水墨游戏”。
3、新授:
教师边实践边介绍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1)毛笔:羊毫(软)、狼毫(硬)、兼毫(中性)。
(2)墨汁:一得阁、中华;墨块:收藏、欣赏。
(3)纸:生宣纸:吸水性强、画写意画用;熟宣纸:吸水性差、画工笔画用。
(4)砚台:收藏、欣赏作用更多,实用性较小,取而代之实用性更强的是用盘子。
4、在认识工具材料的基础上,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焦、浓、重、淡、清的画法。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练习,探索、体验焦、浓、重、淡、清的画法。
2、画一幅有浓、淡变化的水墨画。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做画,敢于用水、用墨、敢于下笔。
四、小结:
表扬优秀作业
五、组织学生清理卫生,教育学生热爱环境卫生。
美术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1、认识平面构成的简单形成重复,了解重复图案的艺术特色,提高审美素养。
2、学会设计简单的重复图案,训练抽象构成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实物中的重复排列,引导学生把课堂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掌握重复排列的设计方法。
教具学具:
绘画用具、剪纸用具等
二、讲授新课:
1、导入:
师:同学们,现在有一家设计公司要开发一种新的项目,想请同学们帮忙搞设计,你们有信心吗?一会儿,就在我们班级进行评比,选出最佳设计作品送给设计公司,你们说好吗?
师: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公司要求我们设计什么?我们先看一幅画就知道了。
2、新授:
教师出示课文范图,让学生发现重复排列的特点。
师:同学们边欣赏,边思考。这幅画有什么特点?
(1)引导学生概括出重复的概念。
(2)师:谁能把刚才看到的说一说?
小结:像这样,把一个图形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反复连续的排列的图案叫重复图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和设计公司要设计的内容。
(3)板书课题:重重复复。
3、引导学生观察课本范图。
小结:重复排列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师:除了书上的的图案可以进行重重复复的排列,还有其他的图案可以重复吗?引导学生观察课本范图,诱导学生说出还有用植物、静物、几何图形等进行排列。
三、学生作业
教师辅导:自由想象,进行课堂练习。
四、小结:
图案艺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生活中有图案,图案来源于生活,而且图案能美化生活。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学习好基础图案,把我们的生活装扮得更加美丽。
美术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a) 能够说说曲、直线及物品带给自己的感受。
b)能够用绘画、剪贴、综合等方法表现曲线、直线的画面。
2、学习策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3、通过收集不同的直、曲材料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留心生活细节与自主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引导通过反复欣赏、观察使认识直、曲线在画面中的作用
2、利用身边的材料的曲、直特性巧妙创作一幅图。 教具学具:“曲”或“直”的物品和胶水、剪刀等。
二、讲授新课:
1、师:“这节课我们谈论‘曲’与‘直’。”(教师板书“曲曲直直”。)
2、师:“在课前老师先带你们一起去看看线条家族中的曲曲直直”。播放课件《线的认识与表现》,了解直线与曲线的类型及它们给人们的感觉。绘画中的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线有许多的变化,这些变化使线的美感具有无穷的魅力。线的种类大体有直线和曲线两类。直线有:垂直线、平行线、斜线、折线和交叉线等。曲线有:弧线、波浪线、螺旋线等。不同的线给人的感觉不一样。
欣赏范图:这是幅山涧流泉的照片,流水形成的优美曲线会给我们柔和、流动、轻快的感觉;而另一幅岩石图,挺拔的直线会给我们明快、简洁、力量的感觉。垂直线给人庄严、挺拔、高洁、希望和正直的感觉;霍克纳作品《更大的水花》使用许多水平线,水平线有平和、安定、静止的感觉。螺旋线则有变化、运动、紧张和不安的感觉。规则的曲线、使人感到明朗、整齐圆滑有序;自由曲线则显得活泼、优美、生动、柔和。
3、师:你们也带来不少曲与直的物品,互相观察、细心触摸、再跟同组的同学介绍,一起感受一下,特别要讨论一下这样的直或曲的物品带给你什么感觉。 学生小组讨论,师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交流讨论习惯。 学生分组介绍,讨论。
4、直与曲物品展示。
5、图片欣赏,分析:作品中的曲线、直线或材料用得好吗?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师:用你们手中的材料,想一想可以组成什么样的作品?
四、小结:作品展示,评出有创意的作品。
美术教学设计 篇13
课 题:
1、我和昆虫
课 时:
2课时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我和昆虫
教学目的:
1、认知目标:
认识有翅膀会飞的昆虫,了解它们的形态、特征,体会它们的飞行快乐。我和昆虫
2、技能目标:
用绘画的方法表现想象中自己与昆虫一起玩耍的情景。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模仿能力与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昆虫的形象、飞行并表现出来。 我和昆虫
教学难点 :
抓住昆虫美丽的身躯和翅膀,加上自己的形象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
油画棒、彩色笔、昆虫标本。
教学过程 :
一、课前准备:
观察会飞的昆虫,观察它们的身躯和翅膀,观察它们飞行。做简单的观察记录。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反思
一、激趣导入 。
1、交流观察记录,并找出美丽的会飞的昆虫。
2、教师在黑板上作好记录:
蝴蝶、蜻蜓、蝗虫、螳螂、蝉、蜜蜂、飞蛾等。
信息需要交流,通过交流学生增长知识。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强烈的好奇心能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每节课都应考虑更为丰富 的形式吸引学生、激发兴趣。
二、探究练习。
1、通过大屏幕来了解昆虫。
2、蝴蝶:
有美丽的大翅膀,翅膀的形状各不相同,花纹更是有条纹、点等,色彩斑斓,真是“飞舞的花朵”。(蝴蝶的成虫,对自然界不但没有害处,还有不少种类能够传播花粉。但是它们的大多数幼虫自卵孵化到老熟都啃食各种各样的植物,危害人们的经济作物。)
蜻蜓:
大眼睛、长尾巴、透明轻薄的两对翅膀,动作轻盈、灵敏,象一架小飞机。
蝗虫:
有着强劲有力的后腿。
螳螂:
三角形的头、瘦长的身体、较大的腹部、细长的腿、还有带齿的大刀。
……
3、问:
你们知道它们生活的环境吗?
–草丛、树林、荷塘……
4、谁能学学自己喜欢或观察的昆虫飞行?
5、学生飞行表演。
给学生提供大量图片,通过赏析、观察,了解昆虫的形态特征。
通过表演,激发学生兴趣,并体验昆虫的飞行,注重过程的体验。
我在课前制作了相应的幻灯片,给学生提供大量图片信息,学习效率提高了。
三、创作表现。(第二课时)
1、问:
你们想用什么样的表现方法?
—-完整地绘画、画一个单独的飞行昆虫。
2、表现要点:
抓住昆虫的形象特征;
添加适当的环境;
用鲜艳的色彩表现。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喜欢的表现方法,但是本节课仍然以绘画表现为主。
四、展示评价。
1、美丽的昆虫们,飞到教室、飞上黑板。来吧!
2、喜欢昆虫吗?喜欢哪张画?
3、昆虫有成千上万中。今天我们看到的只是其中的几种,你还想了解更多吗?
4、我们的大自然受到严重破坏,让我们好好保护小动物,让它们和我们一样幸福快乐地生活。
展示活动自由,增请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对美术、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懂得保护动物的重要性,从而爱护身边的小动物。
美术教学设计 篇14
一、课题的选择与背景:
手工制作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如果我们能在课堂中有效地开展教学,便能较好地达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习,手脑并用,在动作的内化中学会思考、学会审美、学会创新、学会做人。剪纸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所以我校一直把手工制作作为校本课程的一大特色,它包括折纸、剪纸、泥工等,剪纸从中年级开始学习,这时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能独立完成作品的设计及制作。本案例是剪纸教学中最基础的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较快地掌握方法和技巧,使学生在了解我国民间剪纸的艺术美,发扬我国民族的优秀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案例描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习用红纸剪双喜的方法,剪出喜字图纹,美化生活。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学习折叠的方法进行设计,通过欣赏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剪纸方法与内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剪喜字,激发兴趣,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为自己获得剪纸本领而感到喜悦。使学生认识民间剪纸艺术的同时,并为继承和发扬民间艺术而努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习用折叠的方法剪双喜并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花纹设计。
2、设计出富有装饰美的多种效果的双喜纹样,启发创造性思维。
(三)教学用具: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红宣纸、剪刀、等
2.学生准备:铅画纸、红宣纸、剪刀、胶水、双面胶等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双喜的由来
2.提问:在现代生活中,我们还能见到双喜吗?它表达了人们一种什么样的心理?
3揭示课题:剪喜花
二、分析与尝试。
1、分析喜字的结构特点(找对称轴)
2、示范讲解喜字的折叠方法
3、重点讲解喜字剪法的关键
4、学生试剪双喜
5、评价学生作品找出剪错的原因
三、感受与体验。
1、欣赏民间优秀喜花作品(课件呈现)
2、分析民间剪纸的内涵
谐音:连(莲)年有余(鱼)喜上眉(梅)梢蝙蝠(福)鸡(大吉大利)
寓意:石榴(多子多福)牡丹(富贵)龙凤{吉祥}
3、讲解剪纸制作的步骤:画稿设计-剪刻-托裱
4、教师示范剪纸制作过程
启发学生在喜字基础上怎样进行变化创作
四、想象与创作。
1、出示作业要求,
请同学们设计一幅带花边的喜字
要求(1)、花边内容不限,要与喜子巧妙结合
(2)、形式不限
(3)、将作品粘贴在白色铅画纸上
五、展示与评价。
1 、请学生将作品按要求贴在黑板相应的区域(创意好、形式美、需努力)
2 、挑选其中有代表性的作品请学生评价,并发布金点子
3 、教师简评
六、小结。
七、案例反思:
手工制作强调了“以审美为核心”,提出了“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等新的教育理念。我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设置教学目标和要求,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环环相扣,循序渐进,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过程,精心组织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参与、交流信息,致力于创设一种快乐的教学氛围,努力构建和谐、民主、宽松、友好的师生情感。本案例采用现代教学手段,用课件呈现民间优秀喜花作品,把传统的艺术美引入课堂,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知识,为学生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提供了条件。学生通过听故事、欣赏、动手操作,感受我国剪纸的内涵及文化。这堂课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学生的作品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他们大胆创新,剪出了时代特色,使我认识到兴趣是的老师,不了解学生兴趣是抓不住学生的注意力的,而抓不住学生的注意力我们就上不好有质量的课,学生能积极参与,乐意与同伴交流,体验剪纸的快乐。最后我设计了自评、互评、师评环节,让他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学生通过这样的自主合作学习,使他们的个性发展和团队精神进一步得到提高,并且从中学到更多新的技能。
总之,本节课从目标的提出、到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果的呈现,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巧妙的安排,突出了美术学科的审美特征,着重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剪纸的艺术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在参与创作、体验创作,投入创作的实践中,把剪纸艺术发扬光大。
美术教学设计 篇15
一、教材分析:
用与同学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作为命题画创作题材,为的是让同学更关注生活和自身周围的事物,也让同学由此和彼,放开思路,回忆更丰富多彩,更妙趣横生的内容,从而引发联想。风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礼物,有给人带来舒适的轻风、微风,也有给人类带来灾难的狂风、飓风,各种各样的风都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本课旨在让同学体验风、感受风,并通过自身的观察、感知表示以风作为主题的作品。
二、教学目标:
1.感受风的奇妙,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同学了解不同的风带给人的不同感受。
2。引导同学通过创意和绘画,表示风吹来时的情景和感受。
3。通过学习,更好地感受人自然和生活的美好。
三、教学重难点:
1。引导同学把自身对风的观察、体验与感受表达丁画面中。
2.体验风来时的教学组织和时间的调控。作画大胆、自由,作品生动、富有发明力。
四、教学准备:
师:范画、彩色皱纹纸条、风车
生:课本、画纸、水彩笔、油画棒
五、教学过程:
六。实验
瞧!这是什么?(老师出示彩色皱纹纸条)
漂亮吗?告诉你们假如让它飘起来会更漂亮。那怎么做它才会飘起来?
(老师把彩色皱纹纸条发给同学,同学动手尝试)
同学们真聪明,用了很多的方法让彩色皱纹纸条飘了起来,真漂亮。
是什么让彩色皱纹纸条飘起来的?(先四人小组讨论,再全班讨论)
对,是风。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风。(板书课题)
七。介绍知识
什么叫风?
美术教学设计 篇16
教学目标
1、想象一下独特的虾和蟹的形象,编一个小童话并把它画出来。
2、可以画得可爱,也可以画得可怕、富有想象力才是最重要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
画出来的作品应该有故事情节画面有背景。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范作等绘画工具。
2、学生准备彩笔、蜡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在上一节课中你是怎样画和做虾和蟹的。
2、你有没有尝试想象一下形象独特的虾和蟹的形象。
3、试试看编一个关于虾和蟹的故事,它们的形象会是怎样的。
二、欣赏范作
1、科幻电影中的龙虾和螃蟹显得那么可笑又可怕。
2、螃蟹理发师利用了它的什么特点?利用螃蟹壳做成酒店屋顶的外形,多么吸引人啊。
3、一些利用虾或螃蟹的外形做成的小装饰品。
4、这些虾兵蟹将多滑稽:古怪的身体、穿着坚硬的盔甲、瞪着突出的眼睛、挥舞着吓人的大钳子,好象来自《西游记》。你用想象力和画笔编出了什么离奇的故事。
三、大家一起来想象
1、先来编个故事故事里的虾和螃蟹是什么样儿的。
2、你可以把他们画得很可爱也可以画得有点可怕。
3、构图新颖想象力丰富。
四、总结
美术教学设计 篇17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尝试使用撕、剪、拼、贴等方法和纸张、废布片等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材料进行平面造型练习。
2、通过看看、画画、拼拼、贴贴大胆自由地表现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或想象的事物。
3、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增强环保意识,享受创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合理选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和表现方法,做出有创意的平面造型练习。
2、如何巧妙利用自己准备的材料和工具,大胆自由的表现自己的想象,生动有趣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教师:拼贴的作品和图片。
2、学生:剪贴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新课
1.出示一个“百宝箱”,让学生猜猜里面有什么?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帮助学生认识:什物指的是生活中的各种零碎废料。
2.认识什物后,告诉学生:百宝箱里有神奇!神奇在哪儿呢?这时演示课件:从百宝箱里变出了各种各样的什物拼贴画,一下子就能抓住学生的眼球,并拿出一幅作品。展示作品,用手摸摸看感受
把一些杂物、零碎的物品进行拼贴成一幅美丽的作品。
二、欣赏学生作品,进一步感受肌理与质感
老师想带大家到材料世界去游玩,去感受同学们用不同的物质拼贴而成的画。注意观察画面上的内容是什么?它用什么什物材料拼贴的?你喜欢这幅作品的原因是什么?
1.春:这幅用色纸、麻布制作的小鸟,表现了春天的美好,绚丽的色彩非常吸引学生。
2.城市:利用花生、葵花籽、白瓜子、黑瓜子和豆壳拼出的城市,有一种特殊的肌理。
3.小羊:绿绿的天空,悠闲的云朵,白白的小羊,快乐的小鸟。废旧的绒线、绳子、钮扣竟能表现这么美丽的大自然。
4.松树:平时刨铅笔剩下的铅笔屑,也能拼出美丽的图片。
三、欣赏大师作品,领略艺术家的风采
1.这一幅是法国当代画家卡萨宁的作品《花》,画家先用各花的枝物拼贴,再画上颜色,风格与众不同,朦胧而又亮丽的黄色,给人以清纯和梦幻般的享受。
2.这一幅是四、小组协作,自主探究,启发学生创作
1.刚刚我们看了一些同学和大师的作品,大家应该知道我们今天的任务是什么了吧?什物拼贴(师指课题)
2.画面上的内容是什么?准备用什么什物材料来拼贴?为什么用这些材料?
3.拼贴画的步骤是什么呢?。
先选择纸张,画轮廊,再选择材料,拼贴
4.分组动手做,互相帮助?
5.学生创作,师行间巡视,及时指导。
五、作品展示,评价学生作品
1.展示作品
2.教师评价,学生自评。
六、课堂小结与延伸
课后我还可以多做其它作品,来美化我们周围的环境。所以我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在以后的生活中同学们能随时随地发现美、创造美。
美术教学设计 篇18
教学目的:
1、知道剪纸是一种民间艺术。并进一步掌握剪纸的基本技能,培养幼儿对民间美术的兴趣。
2、重点掌握青蛙的折剪方法.提高幼儿正确、灵活使用剪刀的技能,促进幼儿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3、在动手剪纸的活动中,对青蛙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教学准备:
范例、剪刀、浆糊、蜡光纸、录音机和故事带。
教学过程:
一、猜谜游戏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老师说一个谜语大家猜一猜是什么小动物?请听:"水边有个歌唱家,一天到晚呱呱呱,身上披着绿大衣,伸出舌头把虫抓。"(青蛙)对了。青蛙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现在我们就扮成可爱的小青蛙,到池塘边做游戏好不好?(幼儿听音乐作模仿动作进教室)
2、请幼儿说出青蛙的生活习性和特征。
(绿色身体,两只大眼睛,四条腿,一张大嘴巴,生活在池塘边,天天捕捉害虫,是人类的好朋友。)
二、示范讲解
1、教师出示范例"青蛙"并告诉幼儿剪纸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种形式。今天我们学习对称纹样剪纸法。
2、教师按步骤示范讲解剪青蛙。
(1)与幼儿共同讨论这个剪纸青蛙的特点。(对称)(2)提问:对称图形应该怎样折纸。(对边折)(3)为了更好的把握住青蛙的形象特征,在剪纸前,先将青蛙用笔轻轻的勾出来,然后再用剪刀依据轮廓线剪下。
(4)最后剪出眼睛、背部与腿部镂空部位。要重点讲解,多次示范。(先整体在部分)。
三、实践操作
1、灵活幼儿手指,做手指操。
2、幼儿与老师一起念儿歌:小剪刀,手中拿,卡嚓卡嚓剪青蛙,先折纸,在划线,按照轮廓细细剪,剪个青蛙蹦水中,呱呱呱呱捉害虫!
3、教师提出要求:幼儿选择图案剪纸;保持桌面地面的清洁,注意安全。
4、幼儿剪纸,教师巡回指导。
四、欣赏联想
1、小朋友们,你们想一想,青蛙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大脑袋,小尾巴,青蛙小时候叫蝌蚪)
2、听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五、品德教育:小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我们小朋友要爱护青蛙,保护青蛙。
六、情景游戏
欢乐的池塘幼儿动手用作品在大白纸上布置出小蝌蚪找妈妈情景图。幼儿扮成可爱得小青蛙在欢乐的池塘里嬉戏,玩耍,捉虫等自然结束本课。
美术教学设计 篇19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花瓶形状的认识,发挥自己的想象运用卷、粘的形式设计花瓶。
2、感受花图案与线条的美,并能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3、喜欢擦袄做活动,能主动参与活动。
教学准备:
1、剪好的废旧报纸若干
2、彩纸剪刀、固体胶、水彩笔
3、教师预先做好的一个花瓶、各种花
教学过程:
(一)引题
1、春天来到了,大地万物复苏,树木、小草都发芽了,还有好多好多的花儿都开得漂亮极了,老师实在忍不住跟春姑娘要了好多花送给我们小朋友当礼物呢?
2、教师把各种花朵分给幼儿。
3、那么漂亮的花儿,我们得用一个漂亮的花瓶来陪衬。
(二)教师示范操作
1、我先做好了一个花瓶,教师出示已经做好装饰好的花瓶。
2、它是怎么做的?(请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
3、教师讲解方法:先用废旧报纸以卷的形式卷成一个小棒,用固体胶固定,想好你要做的花瓶,用报纸卷好的小棒来粘出花瓶的轮廓,最后用水彩笔装饰,画上线条与图案。
4、花瓶可不止一种形状,还有很多漂亮的形状呢,教师出示各种形状的花瓶。请幼儿参考。
5、你想要怎么做?与旁边幼儿讨论。
(三)幼儿操作
1、教师提要求:
(1)与你的合作伙伴商量好,然后分工合作。
(2)制作好了花瓶要把桌子上的东西收拾干净,并把你们的作品放到前面向大家展示。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适当提醒。
(四)讲评
1、你们的作品都做得很不错哦,你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呢?
2、现在我们拿着自己的花朵到外面去插吧!
美术教学设计 篇20
教学目的:
1、以欣赏的形式,让学生初步了解彩色玻璃窗镶嵌画的艺术特点。
2、掌握利用套色剪纸制作窗花的方法,锻炼动手动脑的能力及创作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颜色、材料来设计玻璃窗,在设计中,捕捉创作的灵感。
重点:掌握套色剪纸的方法,并学会运用套色剪纸来制作窗花。
难点:玻璃窗造型的设计及镂空的技法运用。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搜集彩色玻璃窗图片、做好的玻璃窗教具、彩色手工纸(卡纸、蜡光纸、彩色玻璃纸、包装纸)剪刀、胶水。
2、学生准备:彩色手工纸(卡纸、蜡光纸、彩色玻璃纸、包装纸)剪刀、胶水、彩色水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
1、欣赏彩色玻璃窗镶嵌画图片。
2、朋友说说这些图片的特点及给你的感觉。(从纹样、色彩上进行欣赏)
3、师对彩色玻璃窗做简单的介绍:彩色玻璃窗镶嵌画,早在罗马式时期就开始使用,一般使用于教堂,公元13—14世纪又得到长足的发展。教堂装饰中采用彩色镶嵌画和窗玻璃画,这种透光的画面在白天的阳光和夜晚的烛光下摇曳,闪耀不定,画上的圣像和五彩装饰图案,在光的照射下令人目眩神迷,非常吸引人。
4、揭示课题:彩色玻璃窗
二、探索新知
1、欣赏书本图片,并请小朋友思考:如何用我们自己的方法来制作彩色玻璃窗?
2、与学生交流讨论,从而引出镂空这种表现方法,师在投影仪下示范几种镂空的技法。
3、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老师设计的这些镂空的图案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对称,造型奇特)
4、通过师的示范引导学生也来设计不同的镂空技法,并到展台上进行演示。
5、欣赏老师做好的彩色玻璃窗教具,小组讨论:老师是怎样套色的?为什么颜色会这么鲜艳呢?
6、学生和老师一起交流,得出结论:在镂空的基础上,老师使用了不同颜色及纹样的手工纸来进行套色,从而做出了颜色鲜艳的彩色玻璃窗。
7、欣赏一组窗户造型设计的图片(师课前手绘的作品),对学生在窗户的造型上做进一步引导。
三、综合实践
1、作业:用彩色的手工纸拼帖玻璃窗。
2、要求:造型奇特、色彩鲜艳。
四、巡视指导
五、总结汇报
1、在小组中选出较好的作品贴于黑板展示,并和老师一起来说说,这些作品的优点,及你最想学习的地方。
2、督促学生做好教室卫生保洁工作。
美术教学设计 篇21
一、教材分析
教材中美术作品的选择是以国内优秀艺术家作品为主,同时结合其他国家艺术家的优秀作品,促进学生对人类优秀美术文化传统的美好情感、积极态度的养成以及重视它们在人类文化传承中的价值,同时认识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和社会的丰富性.在重点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与广泛的文化情境联系在一起,才能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提高人文素养。
中学生由于性格、文化修养方面的差异,会有不同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价值标准,审美意识也就逐渐形成.在教学中,要善于观察学生,了解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欣赏活动。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逐步形成提高视觉感受和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
2、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清楚了解美术中绘画的主要种类及艺术特点。
三、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绘画不同种类的特点及区别。
难点:掌握绘画的类别及不同角度的分类。
四、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相关的美术作品的图片或事物
教师:相关美术图片及课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提问:在我们的美术课里你想学到哪些东西?
学生回答:中国画、水彩画、素描、剪纸、设计……
师:大家把在小学学过的内容和你所知道的有关美术的内容进行分类.可以怎样分?
生:……
师生总结:绘画类、雕塑类、艺术设计类、手工艺……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美术,走进绘画。
2、欣赏油画作品《父亲》、《开国大典》,请学生发表感受。教师引导学生从作品的美术语言的角度,侧重于观察和分析作品的线条、色彩、构图、明暗等是怎样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欣赏张利、靳尚谊等名家作品,感受油画的不同风格。
学生了解油画工具材料,师生共同总结油画特点:利用颜料的遮盖力和透明性能充分地表现对象,达到丰富的色彩效果。
3、请学生说说对中国画的了解?知道有哪些作者,哪些作品,哪些作画技巧等。
欣赏作品《粒粒皆辛苦》、《鸳鸯戏水》,分析这两张画的区别,分别是人物画、花鸟画,写意画、工笔画。
师生共同总结中国画的种类、特点。
4、介绍版画、水彩画.
先做简单的比较,再介绍版画、水彩画的各自分类及特点。
5、教师将课前准备的图片让学生辨别,也可结合教材中的作品,加强学生对画种特点的掌握。
6、对学生收集的作品进行分类,由同学相互评价。
美术教学设计 篇22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教材第三册第三课,属于“设计 应用”的学业。钟表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形态各异的钟表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因此,这节课的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应为孩子们所喜爱。
教材中选择了中外不同形式的钟表,有的华丽精美,有的简洁大方,有的可爱动人,目的是引导学生感受不同形式的钟表给人的不同美感,教材中还展示了一些学生利用不同的材料设计、制作的钟表作品。
通过这节课,能够给学生提供很大的创造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二年级的数学课有认识钟表的内容,本节课可以进行跨学科的综合。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认识了简单的美术工具和材料,对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现他们所知道的东西。现在的孩子以独生子女居多,他们接受信息的途径很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联想奇特,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现出来;好奇心重,爱表现自己,但动手能力较差,只能用简单的工具和材料来制作表现自己的想法,而这节课就是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想法,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活动,了解钟表的文化以及造型特点。
2、通过对不同种钟表的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通过钟表的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设计与制作能力。
4、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利用自己设计制作的钟表,认识表盘上的时间。
5、通过欣赏活动,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6、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不同种种钟表的特点及其设计制作方法。
难点:如何巧用材料以及对表盘的设计。
学习材料:
家庭中使用的各种钟表、废弃的食品盒子、废挂历纸、图钉等。
教学设计:
一.导入激趣:
1、教师出示钟表实物,谈话导入。
2、板书课题。
二、探究:
1、思考:在没有出现钟表以前,人们是怎样计时间的?
①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②看课件(古代计时工具)了解钟表历史。
2、观察老师的钟表是什么形的,你还见过哪些不一样的?
①交流。
②看课件,欣赏钟表的种类(学生点击课件)。
3、钟表的外形可设计成各种各样,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
①第6页中的钟表哪一个最有特色?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②第7页中的钟表是用什么做的?
4、老师给大家现场制作一个小钟表,大家看一下钟表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①师电脑制作,生总结钟表的组成。(外观、表盘、表针、数字)
②学生电脑制作,体验。
③师总结演示,(实物操作)钟表制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5、思考交流:
你打算做一个什么样的钟表?
6、想一想:
怎样利用手中的旧材料?
三、学生动手实践:
学生制作,师巡视辅导。
四、课上延伸:
1、展示交流,拨针,说出自己起床等时间,并说出将制作的小钟表放在哪里?
2、钟表游戏,认识时间。(学生操作电脑)
五、课后拓展:
1、珍惜时间教育。
2、课外可用多种形式设计小钟表。
《漂亮的小钟表》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小学二年级的人美版的美术课,在本节课中我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充分准备,使教学效果良好。现对本节课反思如下: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利用资源中的课件,在课上运用课件时做到了互动,让学生操作,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促进了学生电脑操作水平的提高。让课件有了交互性。
课前让学生充分准备身边的可利用废旧物品,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做到了学前预习,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废旧物品的利用价值,并对学生进行了较好环保教育。
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计时工具,使学生感受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课上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活动有兴趣,并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生能感受不同种钟表造型的美感。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能设计制作出与从不同的小钟表。能够巧用材料进行设计制作。
注意加强了学科间整合,让学生指认钟表上的时间,并对学生进行了珍惜时间的教育。
课上学生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想出许多不同的方法,并能加强合作,达到了合作学习的目的。
当然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学生的合作还要加强,如能让学生以合作的形式来完成制作,而不是独立来制作,那会节约时间,可在当堂完成制作,而不用
第二节课来完成,这样可更加实现当堂达标的目的。
美术教学设计 篇23
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美术课不用制订详细的教学计划,也不用进行教学设计。其实要上好一节美术课,就必须围绕整个教学的目标,根据学生的特点,对教材进行分析,把握教学重点、难点,运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合理地安排教学过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下面谈淡我的教学设计:色彩静物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一、教材分析
静物写生的方法与步骤这节课是幼儿师范学校教科书绘画第二册,第30页。教材遵循科学性、针对性、实践性原则,将结构造型,色彩表现方法相结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展开训练,提高学生的色彩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静物写生作为水粉写生中的基础,为学生今后学习风景写生与色彩创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色彩敏锐的感受能力,了解色彩绘画的基础原理,基础知识及基础技法,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学会运用色彩规律和使用色彩语言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
1、知识目标:掌握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色彩表现能力。
3、情感目标:在写生过程中,培养学生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学习品格。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静物写生的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培养色彩的观察力与表现力。
鉴于静物写生的方法与步骤在美术创作活动中的复杂性,把难点确定为:调整完成阶段的主要任务——注重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观察法、讨论法、示范法、练习制作法、互议互评法和展示法等。
五、教学过程
六、课后反思
本节课开展的教学活动,基本上能按照原定的教学过程设计方案进行,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
(1)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较好地实现了两方面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2)采用“案例分析—引导—示范”三个步骤,充分利用教具,以实例为主线,不断采用赏、析结合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联系所学色彩知识,在实例的引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强烈的求知欲,使整节课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配合中完成,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由于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在课中教师应适当降低难度,因材施教;在课后,要加强辅导。引导学生多看优秀作品,多想为什么别人是这样画的呢,带着问题到自己的创作当中,多想,多画,这样一环接一环地训练是提高学生绘画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总之,中职美术课的教学设计要有艺术性、科学性、知识性。针对美术教学,使学生热爱美术,拓展思维,提高绘画技能。
美术教学设计 篇24
本课教材就是以“小花饰”为课业,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懂得小花饰这种装饰形式的多种用途,自己能够尝试做有用途的小花饰,并能够说出各种小花饰的特点。在这个过程种,学习制作小花饰的方法,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审美感受能力。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A.通过对小花饰用途的分析、制作方法的学习,了解小花饰的装饰功能,掌握小花饰最简单的制作方法。B.在展示小花饰、讨论其特点的过程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从中体验到造型活动的乐趣。
(2)隐性内容与目标:A.在说小花饰用途、学做小花饰、分析小花饰特点的活动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用语言表达自己设计意图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小花饰的制作方法。
(2)难点:了解小花饰的用途,感受小花饰的审美特征。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具准备]
范作、剪刀、胶水、腊光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两份范作,观察这些小花饰是如何制作的?
2、让学生了解把彩纸当颜料,剪刀当笔,剪剪贴贴,也能做美丽的小花饰。
3、揭示课题:小花饰
二、发散思维,创设形象。
1、试着剪出自己想象的花。
2、多媒体演示花的构造和剪贴顺序。
(1)花瓣、花蕊、花叶的形状。
(2)先剪出花的外形,然后剪贴花蕊,最后添加花瓣和花叶。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1、提示制作过程:折——起稿——剪外形——加装饰。
2、强调色彩搭配。
3、互相交流:鼓励学生创造出不同形象的花饰。
四、作业讲评,欣赏小结。
1、评选教室里最漂亮的小花饰。
2、花可以美化居室,渗透爱护花草树木、注意环境保护的教育。
第二课时
一、讲评上节课作业。
二、集体制作练习。
1、全班分成若干组,教师给每组发一张大白纸。
2、教师引导:我们每人都有一个美丽的小花饰,我们把它们合在一起,变成一个大花篮或者一个大花园,好吗?
3、小组合作进行实践活动。
(1)、拼摆练习,注意花饰的前后关系。
(2)、画面组合,设计创作。
(3)、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摆出各种姿态的花朵,注意贴的先后顺序。
(4)、贴好整体外形后,再粘贴相关的装饰物。
三、展示作业,进行讲评。
1、创设情景展示作品,进行评选:整个画面的构图、色彩、前后关系等。
2、完成的作业可直接用于教室、墙报等的美化工作,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后记
学生能充分利用自己身边的材料,不同质感和色彩、不同材质的材料都应用了起来。缺点是有的学生选择材料太多,作品繁杂却不美观。
美术教学设计 篇25
一、设计思路
以世界各地著名的塔的形象导入新课,充分发挥直观教学的作用,体会美术的视觉艺术。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图片资料,通过感受真实的物体,让学生接触身边的建筑艺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构思,引导学生绘画前先构思,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教材分析:
《雄伟的塔》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即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本课包括3张图片及6张学生作业。在3张图片的选择上,我们可以看出,首先是我国传统的塔造型应县木塔。是学生常见到的,和法国的埃菲尔铁塔风格、造型、材料上形成强烈对比,北京北海公园白塔则是中国受外来文化影响而建造的带有异国情调的建筑。3座塔代表不同文化背景。学生作品有的是根据记忆完成,有想象力。有写生,画出了铁塔高耸入云的气势,体现出线条交错之美。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天真、好动、活泼可爱,思维独特、个性鲜明。在教学中只有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并让他们时时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塔,学生也比较熟悉,在身边也能找到造型各异的塔,以师生介绍知识了解塔的特点,多启发,发挥学生创造力。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学习,能够比较、分析、描述塔的特征,并且能够设计塔的外形,进行简单的装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探究塔的结构及特征,研究表现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创造能力,了解塔的知识,培养爱国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把自己见过的塔画下来,或设计一座既漂亮又有新意的塔。
难点:根据塔的特点,设计新颖,有新意的塔。
五、教学准备:
学生:了解塔的某些特点、彩色纸、水彩笔、油画棒等。
教师:图片、优秀的学生作品数幅、课件等等。
六、教学过程
(一)稳定学生情绪,准备上课
(二)游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拼图游戏:(请四位同学进行拼图)有四张塔的图片,请4位同学们进行拼图游戏。(塔)
那这幅塔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呢?(高大,雄伟)
(三)探究式学习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知道或者见过哪些塔?谁来为我们介绍下。
2、课件展示塔的资料
①三座塔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
②在色彩上运用了哪些颜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③三座塔外形上有什么不同?
3、课件分析塔的结构
塔是有那几部分组成的?
塔的组成:地宫、塔基、塔身和塔刹4.动手试一试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拼一个完整的塔。
5.课件展示各种奇特的塔,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想象力
(四)教师示范
看了这么多有意思的塔,老师也想动手来画一个既漂亮又有新意的塔。因为老师一直有个愿望,希望贫困山区的孩子们也能吃到蛋糕,所以我决定设计一座蛋糕塔。谁愿意和老师一起合作完成?我们应该先画什么?再画什么?首先我们要画出塔的外形,这是一个蛋糕的形状。怎样让塔更美观?接着我们要给它添加上一些塔的装饰。如何让塔看的高大雄伟呢?
最后还要给塔的周围加上一些环境,让我们的塔变的更雄伟高大。
由于时间的关系老师就不涂色了,同学们在创作的过程中还可以给它涂上各种颜色。
(五)欣赏学生作品
展示学生作品,从颜色、造型、构图、创意、来说一说这几幅作品。
(六)学生创作实践
讨论:
同座位互相说一说,如果你现在就是一个小小的设计师,你准备创作一个什么样的塔?
布置学生的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1)作业内容和要求:
内容:可以设计一座新颖的塔,也可画自己见过的塔。
要求:画面饱满,造型美观大方、色彩鲜艳、设计新颖让人感觉到塔的雄伟。
(2)教师巡视,给学生提供帮助。
(七)学生作品展示交流。
(八)教师总结:“我们对塔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世界上有很多塔,各有特点,我们可以接着了解塔的建造时间、材料、形状及有关塔的故事等,并讲给你的好朋友或老师听。"
七、教学评价
(一)教学评价方法
1、教师课堂上对学生的想法应鼓励,尤其鼓励创新。
2、在评价学生作业中,可分为最佳绘画,最新创意,最佳线条,最佳色彩等多项评价目标。
3、学生互评,找出有特点的作品。
(二)教学评价点
1、此课讲授是否让学生对塔有了进一步了解,学生是否对古今中外的塔进行比较并能描述自己感受。
2、学生是否能画出记忆中的塔,并画出特征。
3、学生是否能设计出富有创意和新颖的塔。
美术教学设计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本内容由用户 ijianli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enku.7an.com.cn/33667.html